御道讲坛:海南文昌,航天梦再征程成功举行
文/王露愉 图/黄芷洁 薛杉杉 访问量:1087 发布时间:2017-04-25
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当晚7点,由自动化学院承办的御道讲坛《海南文昌,航天梦再征程》在将军路校区一号楼四楼报告厅成功举行,南航自动化学院1998级校友崔岩,跟同学们分享天舟放飞的幕后故事,也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成就祖国航天梦的默默无闻的民族脊梁 ,深味携手共筑航天梦需要怎样的担当。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成等学院领导和相关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聆听了这场筑梦文昌的报告会。
崔岩学长2012年调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指控站,分别参与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嫦娥系列、北斗系列航天发射任务。而他目前所在的海南铜鼓岭测控站,正是4月20日天舟一号发射任务万里测控的第一棒。在天舟一号发射时期,作为“放飞天舟的人”受到军方媒体的专题报道。
崔岩向在场同学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就开始了这场报告。他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生涯,随后介绍了我国的几大航天发射场的基本情况,为在场同学科普了美国、欧洲与日本等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史,简述了国内外载人航天差距,用简明的三步阐述了未来国内外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他还特别向同学们透露了2030年至2050年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路线。
在个人军旅生涯的介绍中,崔岩说:“工作环境都是比较艰苦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大漠,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大衣进行户外勘探,见识了开水落于地上不到一分钟就变成冰的奇像。”“文昌航天发射场建于海南,常年高温高湿,不夸张地说,春夏秋这三个季节,没有空调几乎无法生活,然而许多年轻有韧劲的同志,承载着祖国的航空航天梦想,义无反顾地奋斗在国防建设的第一线,不计雨水,泥水与汗水。”
崔岩非常珍视这样的经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能力与毅力,慢慢撑起自己的一片事业。
报告会上,一段慷慨激昂的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宣传视频,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了我国最新的航天发射站的建设发展和定位。。
在交流互动环节,有同学就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现状提出疑问:“在我国,航空航天科研工作者薪资待遇远低于计算机,金融等热门行业,面对生计与情怀,究竟该如何选择。”针对这个问题,崔岩客观地给出了当今科研工作者的实际薪资待遇,并告诫大家360行,行行出状元,人最重要的是做出自己的选择,认清工作无贵贱贫富之分。
有同学对报国无门的现状感到焦虑,询问学长如何在无法进入航空航天体系的情况下支持国防事业。崔岩从自己的职业经历入手,告诉大家献身国防,可选择的面是很宽泛的,首先应做的是学好基础知识,做好本职工作。
被询问军旅生涯艰苦生活中令人开心的事情时,崔岩第一反应便是自己的妻子,之后为大家讲述了卫星发射现场激动人心的场景。
最后,一位同学询问了南航本科四年对崔岩职业生涯的影响。学长说:“我在南航四年,受到了人生第一个挫折,这个挫折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知。在后续的工作生涯中,凡是出现了挫折和失误,我都会第一时间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来解决问题。这个转变是很可贵的。”学长的回答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校宣部、学生处的大力支持。在这样一个航天日,能与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零距离接触与交流,接受航天与国防知识的科普,同学们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莫大的激励与鼓舞,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