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文/mhgc    访问量:830   发布时间:2016-09-02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培养具有系统的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知识,具备飞行器总体、系统和零部件适航性设计、安全性分析、适航审定、试验验证以及适航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在航空、航天、民航以及其他部门从事飞行器适航性设计与研究、复杂系统安全性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或在高等院校、政府和军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二、     培养要求

结合我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及地处制造业发达的江苏省,着力强化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满足航空、航天、民航企事业单位对于综合型适航技术人才的需求;依托我校航空航天科学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成果,着力培养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学生解决飞行器适航技术领域以及系统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自我提高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如下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力求成为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一)知识学习方面:

1. 掌握工学专业所需的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2. 了解哲学、政治、心理、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3. 掌握工程图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的知识;

4. 了解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项目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5.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能够熟练使用一种本专业的大型工具软件;

6. 掌握工程力学、可靠性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控制理论和飞行器及其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飞行器适航法规,掌握飞行空器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估、适航管理、适航设计、验证、审定等的基本流程、原理和方法。

(二)素质提升方面:

1. 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 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具备一定为文化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现代公民意识;

4. 熟悉飞行器适航相关的法规、标准体系,具有系统工程思想方法,具备依据适航法规和标准进行飞行器适航性设计、分析、验证、审定、验证和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

5. 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6. 具备飞行器适航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系统工程素质,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价值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工程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能力培养方面:

1. 系统地掌握了飞行器适航技术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飞行器适航设计、分析、审定与验证以及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能熟练地阅读外语专业文献,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具备较为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初步具备应对适航国际化环境下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具有创新性思维意识和探索创新研究的精神,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 具有查阅文献和其他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和图纸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技能。

 

三、主干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由于适航专业培养方案的特殊性,专业主干课程参见学生1-3学年所在专业培养方案。

blob.png

blob.png

其他学科基础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参加学生1-3学年所在专业培养方案。

 

五、特色课程

 blob.png

六、学习进程参考图

具体内容见附表。

 

七、修读办法和要求

1.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80学分,方准予毕业。各类课程平台中课程学分数要求如下:

blob.png

注:()中的学分为前三年在各学院学习的飞机、发动机及电子电气方面的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及学科拓展等课程,为最低学分要求。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1-3年级按照学生所在借读专业通识教育模块方案要求执行。4年级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执行。

(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1-3年级按照学生所在借读专业专业教育模块方案要求执行。4年级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执行。

(3)学科拓展课程平台: 包括跨门类、跨学科、跨专业以及公共选修课程模块,至少修满6学分。

 blob.png

(4)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工程训练Ⅰ、毕业设计、适航技术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创业基础为必修课程。毕业实习是结合学生1-3年级所在借读专业方向进行的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实践活动,一般在第3学年结束的暑期进行;适航专业课程设计竞赛结合专业类课程开展。创新实践、学科竞赛以及1-3年级各类课程设计根据学生所在借读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创新创业类课程至少修读6.5学分,其中创业基础(必修)2学分,学术科技讲座至少修读1学分,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至少修读2学分,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活动经认定后可转换为相应的学分。

2.学生修读课程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按照学校规定实行网上选课,每年四月、十月后选定下学期课程,并通过网络选课系统提交。

3.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修读。每学期修读的课程一般不得少于18学分,但也不宜多于28学分(经批准修读副修专业以及获准免修、免听的学生可适当放宽)。

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各平台最低学分要求修读课程,修满180学分方可毕业,不足学分可按照自己兴趣特长选择修读。

学生按所在年级应修学分下限见下表:

 blob.png

八、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制本科,修业年限:3~6年

 

九、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表若有变动以教务处网络版执行计划为准.

教务处网址http://ded.nuaa.edu.cn

 


版权所有@2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飞行学院-民航工程系